以下是今日(四月二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吴杰庄议员的提问和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教授的书面答覆:
问题:
据报,由政府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资助的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HKGAI)在本年二月发布的HKGAI V1大模型,是全港首个基于人工智能(AI)聊天机械人DeepSeek全参数微调,并持续训练产生的大语言模型,标志着本地AI领域重大突破。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是否知悉,HKGAI V1大模型的开发及营运成本为何,以及该等成本与其他同类模型的开发及营运成本的比较为何;
(二)鉴于据悉,世界各地近年积极应用AI技术,政府有否比较HKGAI V1大模型与其他地区开发的AI大模型的成效;如有,结果为何;
(三)鉴于据悉,HKGAI开发的大语言模型版本「港文通」(即生成式人工智能文书辅助应用程式)目前已于70多个政府部门试用,其初步成效及相关数据(例如可降低多少成本及提升多少效益)为何;
(四)鉴于据悉,邻近地区(包括内地多个城市)已经开始在政务服务领域部署利用DeepSeek大模型,打造「AI公务员」以承担部分原本由人手负责的工作,特区政府将会如何运用HKGAI V1大模型协助政府提升政务效率和减少人手开支,以优化政府服务质素;及
(五)在实践HKGAI VI大模型的广泛应用方面,政府有何具体计划和绩效目标,包括(i)开放该模型予公众使用的具体时间表、(ii)长远如何丰富应用场景以将技术落地和普及、(iii)如何善用该模型做到惠及民生,以及(iv)如何利用该模型协助推动香港产业结构升级转型?
答覆:
主席:
就吴杰庄议员的提问,我现回覆如下:
(一)及(二)在二○二三年透过聚焦人工智能及机械人技术的「AIR@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资助成立的「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HKGAI),专注研发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目标是建立香港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基础模型和生态系统。HKGAI正在研发一系列开源基础模型,当中包括一个本地的大语言模型及以该模型开发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文书辅助应用程式(「港文通」)。
根据HKGAI提供的资料,其本地开发的大语言模型特别针对香港本地的文化、语言环境以及安全性而作出优化,令该大语言模型除了拥有和市场上其他出色大语言模型相若的能力外,亦具备处理本地化应用场景的优势。
HKGAI的研发及营运开支预算约2.35亿港元。我们没有备存有关开发及营运个别模型或应用程式的分项数字。
(三)及(四)「港文通」主要用作进行文件撰写、翻译、摘要等文书工作,现正处于研发阶段。为协助HKGAI进一步训练和优化其大语言模型及该应用程式,政府于二○二四年年中开始使用「港文通」。数字政策办公室(数字办)已邀请所有决策局/部门(局/部门)安排不同职系的政府人员参与试用计划。数字办现阶段没有有关试用所降低的成本及提升的效益等资料。
HKGAI于二○二五年二月以DeepSeek技术为基础更新其本地研发的大语言模型「HKGAI V1」,并正将模型整合至「港文通」中,以进一步提升该应用程式处理文书工作的效能,同时供各局/部门人员试用及回馈用家意见。数字办会继续协调各局/部门逐步扩大参与试用计划的政府人员数目。长远而言,该应用程式将有助减省政府人员处理一般文书工作所需人力,让人手可以用在其他有需要的地方。
(五)正如上述,HKGAI正全力优化其大语言模型及「港文通」等应用程式,目标是在今年内将基于该大语言模型开发的聊天机械人(「港话通」)推出市场,供市民大众使用。HKGAI会在正式推出「港话通」前,就相关系统的网络安全及稳定性进行测试,包括邀请第三方专家进行审计。另一方面,HKGAI的大语言模型具潜力发展支援其他专业领域(如法律、环境保护)的实际应用。HKGAI会就推出该大语言模型及相关应用程式予社会各界使用制订整体策略和时间表。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