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今日(四月十六日)在立法会会议上陈绍雄议员的提问和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教授的书面答覆:
问题:
据悉,香港有不同机构(例如研发中心、研发院及法定机构)负责推动和统筹创新科技发展,当中有机构由政府全资拥有或资助成立,亦有部分机构以独立法律实体形式成立。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上述由政府全资拥有、资助成立或营运的机构和法定机构(例如数码港和香港科技园公司)的以下资料(包括现有及正在筹组的机构):(i)机构目标、(ii)机构定位,以及(iii)负责的工作,并按其在创科生态圈的领域(即上、中及下游)列出分项资料;
(二)有否检视第(一)项所述的机构在职能上有否重叠或相似;如有检视,详情为何;如没有检视,原因为何;及
(三)会否以「零基思维」(即摆脱现有框架,从零开始思考的思维方式)重新规划现时投放在创新科技发展方面的资源,例如重组或合并功能相近的机构,以更好地配合《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中所提出的发展策略?
答覆:
主席:
就陈绍雄议员的提问,现综合回覆如下:
基建是创科发展的基石,而研发则是创科发展的根本。过去多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特区政府)投入大量资源推动一系列基建项目并设立多个研发机构和平台,持续完善本地的创科生态系统,其中包括成立香港科技园公司(科技园公司)、数码港、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生产力局)、创新科技署辖下的研究及发展(研发)中心等。
科技园公司于二○○一年成立,是由政府全资拥有的法定机构。作为香港的创科旗舰机构,科技园公司致力为创科企业提供基础设施、培育计划及一站式支援服务,促进香港在上、中、下游形成完整的创科生态链。科技园公司负责管理和营运位于白石角的科学园、九龙塘的创新中心,以及位于大埔、元朗及将军澳的三个创新园,支援约1 700间企业,涉及不同的科技领域包括生物医药、电子、绿色科技、资讯及通讯科技,以及物料与精密工程等。
数码港则是政府全资拥有的公司,自二○○四年起开始运作。作为本港数码科技旗舰,园区有超过2 200家企业,包括900多家驻园区企业及九间香港独角兽公司,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智慧生活、金融科技及区块链等范畴,致力透过一系列针对数码科技初创企业不同阶段发展需要的培育计划及支援措施,推动本地数码科技生态圈发展,亦透过包括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等数码及算力设施,支援不同创科机构和企业的研发及应用项目。
至于成立于一九六七年的生产力局,作为一所法定机构,致力以先进技术和创新服务,驱动香港企业提升卓越生产力。生产力局订立的发展重点聚焦「智能制造」、「新型工业化-香港制造」、「智慧与绿色生活」及「未来技能」等领域,服务中小企及初创企业,促进下游产业化发展。
与此同时,创新科技署辖下的研发中心(包括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应科院)、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物流及供应链多元技术研发中心和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一直进行行业主导及切合市场需求的应用研发工作,并透过合约研究或特许授权安排等,将技术转移至业界,把研发成果商品化。
为加快推进香港国际创科中心建设的进程,本届政府在二○二二年年底公布了《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蓝图》),为香港创科发展制订系统性战略规划,在上游巩固基础科研优势的同时,强化中游的科研成果转化和下游的产业化,进一步完善创科生态圈,推动香港新实体经济的发展。在过去两年多以來,本届政府循《蓝图》提出的发展方向及策略,在政策措施及资源配置方面作出了周密的部署,为香港的创科体系架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布局,更好汇聚国际创科资源和人才,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和多元化发展,实现香港的高质量发展。
在现有的两大创科园区的基础上,特区政府正提效提速推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河套香港园区)的建设。河套香港园区由西至东分两期发展,聚焦发展生命健康、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以及新科技和先进制造等前沿科技领域,主要作科研、中试和小规模生产。园区第一期第一批次涉及八座大楼,首三座大楼快将全部落成,而园区即将在今年稍后正式进入营运阶段。负责河套香港园区的上盖建设、营运、维护和管理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有限公司正积极进行招租工作,并全力推动其余五座大楼的建设。随着河套香港园区今年正式开园,香港「北中南」三大创科园区的布局基本落实。在香港北区的河套香港园区北連深圳,南接新田科技城,将成为香港科研及中试转化的未來重镇;在香港中部的科学园会继续支持深科技的研发并孕育更多本地科技初创;至于香港南部的數码港将继续集中力量推动本地数码科技及人工智能生态圈发展,培育更多相关初创及人才。
另外,因应科技的发展及配合《蓝图》提出的发展策略,我们会围绕国家和香港重点发展的前沿科技領域,包括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和机械人、微电子科技等,重塑香港公营科研机构的整体布局。除了早前把现有的汽車科技研发中心并入生产力局,以及合并应科院和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外,我们去年刚成立了香港微电子研发院,聚焦支援第三代半导体核心技术的研发,并正全力设立兩条第三代半导体中试线(碳化矽(SiC)和氮化镓(GaN)),争取明年投入运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
此外,特区政府已从预留用作推动生命健康科技发展的100亿元中,拨出60亿元用作推出「设立生命健康研发院资助计划」(资助计划),资助本地大学设立生命健康研发院,并正就资助计划邀请院校提交建议书,促进跨院校和跨学科的合作。
另一方面,二○二五至二六年度《财政预算案》亦已宣布预留10亿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以引导及助力香港人工智能创新研发和产业应用,促进人工智能上游研发、中下游成果转化及开拓应用场景。数字政策办公室正制订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的具体计划,包括拟定其公众使命、推行策略、工作目标等。
在「三大创科园区、五大研发机构」的新创科体系建设基本完成后,我们相信将为香港集聚国际创科资源和人才搭建重要平台和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为香港国际创科中心建设提供重要的支撑。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