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今日(五月七日)在立法会会议上黄锦辉议员的提问和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教授的答覆:
问题:
今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指明要支持瞪羚企业发展。瞪羚企业是指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创新力强、专业领域新和发展潜力大的特点。据悉,内地多个省市已为加速瞪羚企业的发展提供奖励补贴和免息贷款等优惠措施,其中杭州早在二○二○年已为符合资格的瞪羚企业提供扶持政策,并鼓励瞪羚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研发,加上其他创科支援配合,为杭州创建良好创新生态,从而孕育多个创科企业,其中统称为「杭州六小龙」的六间创科企业尤为出色。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会否为香港的瞪羚企业作出定义,并统计在港的瞪羚企业数目;
(二)有否研究为瞪羚企业提供针对性的政策支援;如有,详情为何;如否,会否作出研究;及
(三)鉴于据报,杭州六小龙企业有意和香港加强合作,而行政长官亦表示会为其提供协助,政府会否主动联络并邀请该等企业来港落户,以为本地创科生态带来新动力?
答覆:
主席:
感谢黄锦辉议员的提问,我综合答覆如下:
今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大力支持包括各发展阶段在内的创科企业发展,全方位布局以加速发展新兴及未来产业。为主动对接国家的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过去两年多来,特区政府一直循《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所订立的顶层设计,采取多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着力培育本港创科初创企业;另一方面积极吸引企业来港落户,充分发挥香港在「一国两制」下「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抓住新一轮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所带来的历史机遇。
在培育本港创科初创企业方面,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创科及工业局)透过香港科技园公司和数码港两大香港创科旗舰,为初创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援服务。香港科技园公司致力透过不同的培育计划,为有志创业的科技人才提供支援,包括提供研发空间及配套设施、资助、技术与管理支援、投资者配对、导师支援、市场推广及业务发展支援等。而数码港亦透过各项履行公众使命的培育、加速器及支援计划,为初创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提供各项财政及专业支援。而随着河套香港园区即将在年内开园,园区公司(即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公司)也将推出培育计划,为具发展潜力并从事生命健康科技的园区初创团队和企业提供资金援助和全面的支援服务。香港的初创企业由二○一四年的约1 000间上升至二○二四年的近4 700间,反映了香港创科生态越趋蓬勃。我们的政策方针旨在培育具备自主研发能力并实质贡献经济和社会的创科初创企业,以推动香港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们亦明白扶持初创企业发展工作的重要性和长期性,且政策举措必须与时俱进。创科及工业局及创新科技署于近年出台落实了不少政策,大力重点支援各发展阶段的创科企业,包括对初创企业的培育。比如二○二三年推出100亿元的「产学研1+计划」,以配对形式资助有潜质成为成功初创企业的大学研发团队将其科研成果转化及商品化。为鼓励更多风险投资基金共同投资于本地创科初创企业,我们于去年底推出「创科创投基金」优化计划,调拨最多15亿元与业界配对成立联合基金,投资策略性产业的创科初创企业,进一步加大对本地初创企业的融资支持。
此外,我们亦正筹备推出「创科加速器先导计划」,吸引海内外具丰富经验的专业初创企业服务机构在香港建立加速器基地,壮大初创企业,完善创科生态圈。
除了培育本港创科初创企业外,我们更主动出击,积极协助内地企业「走出去」、把海外资源「引进来」,致力扮演好「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角色,并藉此为香港创科发展带来新机遇、打开新局面。截至二○二五年四月,创科及工业局联同政府其他部门已经与超过200家具高潜力或代表性的企业洽谈好来港设立或拓展业务。日前,行政长官率团访问浙江时,也特别邀请「杭州六小龙」等创科企业来港发展,鼓励企业利用香港优势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创科及工业局正进一步跟进这些合作机会,希望早日成事。我们相信,更多创科企业落户香港将进一步推动香港创科生态圈蓬勃发展,为本地创科生态带来新动力,并让相关产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我们会继续透过以下几方面持续强化我们的创科生态圈:第一,持续优化现有政策,加大对创科初创企业的支援力度;第二,支援更多策略性科技产业的企业落户香港;第三,透过不同管道与企业沟通,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动态调整相关政策及推出新举措,确保我们的支援措施能够精准对接业界所需,加快推动香港的创科发展。
谢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