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今日(十月十五日)在立法会会议上黄锦辉议员的提问和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教授的书面答覆:
问题:
有意见指出,人工智能(AI)发展一日千里,多个国家(例如新加坡及韩国)均为AI制订发展策略。今年《施政报告》亦提出多项推动AI发展及应用措施;而本年八月国务院也发布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意见》),确立了分阶段目标,包括到二○二七年实现AI与六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在二○三○年前推动AI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以及到二○三五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此外,《意见》亦提出加快实施六大重点行动,包括「人工智能+」的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和全球合作。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会否参考其他国家及地区的做法,全面检视香港推动AI发展情况和制订未来发展策略;
(二)会否参考《意见》确立的目标和重点行动,为香港推展「人工智能+」的行动订立分阶段的目标;
(三)会否制订政策措施,不单为个别企业提供支援,也主动推动各个行业应用AI技术,从而提升本港各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及
(四)有否检视现时培育AI人才的工作是否足够应对未来需求,以及有否就本港AI的发展制订人才培训目标?
答覆:
主席:
就黄锦辉议员的提问,经谘询相关决策局,我现综合回覆如下:
人工智能(AI)正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均会立足自身优势,制定符合其发展需要的AI策略及目标。综观全球AI发展格局、各国的战略部署,包括国家于去年提出的「人工智能+」行动及今年八月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均聚焦于科研创新、算力基建、数据供应及人才培育等关键领域,旨在推动AI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及领域的深度融合和应用创新。
就香港而言,自《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提出重点发展AI的策略方针以来,政府已为本港AI发展订立清晰目标,并以「加强基建,推动应用导向」为重心,针对不同关键领域(包括科研、基础设施、数据、产业应用、人才培训等)稳步推进多项措施。本港多维度的AI政策及具体措施不但与国家的「人工智能+」行动一脉相承,亦与全球AI发展路径高度契合。我们亦会适时检视落实情况及按最新发展需要优化个别政策及支援措施,让AI赋能高质量发展。
在科研创新方面,政府透过「AIR@InnoHK」研发平台,资助成立了16间专注于AI及机械人科技的研发实验室,汇聚了过千名科研专才,强化本港的AI基础研究能力。
我们亦刚刚获立法会批准拨款10亿元,以期于二○二六年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促进AI上游研发、中下游成果转化及开拓应用场景。
在算力基建方面,数码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将于今年年底进一步提升算力水平,以支持本地的算力需求。为支援本地院校、研发机构和企业充分利用超算中心的算力,我们已推出30亿元的人工智能资助计划,以支撑大规模AI科研和应用,计划至今已成功批出十多个重点项目。
此外,我们刚刚推出位于北区沙岭的数据园区发展用地进行市场公开招标,以提供先进算力设施,进一步推动数据及AI相关产业发展。
在数据供应方面,政府积极推行开放数据政策,并鼓励公私营机构开放更多高质量数据,为本港AI发展提供关键要素。现时,「开放数据平台」已汇聚超过5 600个数据集,涵盖财经、教育、运输、社区及社会福利、法律及保安等不同行业和界别,为业界训练算法和开发大模型提供重要支撑。
至于跨境数据方面,数字政策办公室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跨境流动的合作备忘录》的基础上推出了标准合同便利措施,促进数据安全有序跨境流动。我们会继续积极探讨早日实现内地数据合规安全流动到河套香港园区用于科研,助力AI应用测试与创新。
为协助不同行业充分把握AI带来的机遇,二○二五年《施政报告》提出优化数码港「数码转型支援先导计划」,以配对资源赋能中小企应用AI方案。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亦将会针对不同行业或企业在应用AI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与痛点,提供专业意见及建议,协助业界有效配对切合其业务需求的AI解决方案,全面拓展产业应用AI场景及提升行业竞争力,促进「AI产业化、产业AI化」。
人才在全球AI竞赛中至为关键。我们一直循着《蓝图》中「充实创科人才资源,建设国际人才高地」的发展策略及目标,全力推进各项吸引海外和培育本地AI人才的工作,其中,我们已于今年九月推出30亿元的「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计划」,支持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资助院校吸引AI等领域的国际科研顶尖人才来港,带领前沿科技基础研究项目。至于培育本地AI人才的重点措施则包括:
(i)中小学方面,政府在优质教育基金预留20亿元支援数字教育的推展,并会制定数字教育蓝图,包括优化中小学衔接的资讯和创新科技教育课程、订定「AI素养」学习架构等;联同专业团体推行AI教育先导计划,加强教师AI培训;陆续推出「电子学习配套计划」向学校提供包含AI的数字平台及工具等;
(ii)职业训练局在政府支持下,于二○二三年成立香港资讯科技学院,开办多个与AI相关的培训课程,例如AI与智能科技高级文凭、数据科学与AI高级文凭、应用AI高级文凭等;
(iii)教资会鼓励大学开办更多与STEAM(科学、科技、工程、艺术及数学)及国家十四五规划 「八大中心」(包括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相关的课程。目前,多间大学已开办AI相关教资会资助学士学位课程;以及
(iv)透过「创科实习计划」为就读STEM(科学、科技、工程及数学)相关课程的大学生提供创科行业的实习机会。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