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科資源發揚光大本港科研

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是不同但互補的重要創科元素。前者主要經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或UGC)提供及分配資源給本港的大學,著重研發新的基礎知識和發表論文。後者則利用本港大學的科研能力或成果轉化成為應用技術、產品或服務。應用研究可將學界與商界聯繫起來,從而鼓勵更多私營研發。應用研究也能激發學生創業。另外,有些學者對應用研究比基礎研究更感興趣。因此,不少在基礎研究方面表現出色的世界級大學,都鼓勵和著重應用研究的發展。反過來說,成功的應用研究和成功的知識轉移亦同時可壯大其基礎研究的發展。中文大學的盧煜明教授十多年前在血漿
DNA 的研發技術,與 DJI 創始人汪滔和科技大學的李澤湘教授共同研發的航拍無人機,就是本港大學應用研究的成功例子。自2015年11月創科局成立以來,政府已陸續推出多項新措施加強與完善本港的創科生態環境。相信將來本港大學的研發成果必會以香港為其首要的發展基地。
政府深明基礎研究的重要,同時也認為這些科研成果能更進一步發展成為應用產品和服務,惠及社會與市民。因此,創科局去年12月推出的20億元「院校中游研發計劃」,是一項額外增加的資源,配合大學的基礎研究與知識轉移能力,為本港創科生態系統注入新動力。各所大學均已積極向創新科技署諮詢有關基金的申請。我期望這個額外支援可令更多本港的基礎和應用科研成果發揚光大。
楊偉雄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
2017年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