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轉到內容
我的網誌 我的網誌

青年創新 創造未來

青年創新 創造未來

上星期,我和同事到元朗區區訪,與該區四間中學的學生交流。學生們雖然年紀輕輕,卻已在創科方面很有成就,不少作品更獲得多個全港、全國及國際的獎項。這些「小發明家」的經歷和故事非常值得與大家分享。

青年創新 創造未來

伯裘書院的學生團隊剛憑他們的「M.E.C.S.」數學遊戲卡,於奧地利舉行的國際教育遊戲設計比賽中勇奪冠軍,為港爭光。遊戲卡的設計意念是來自其中一位學習數學時遇到困難的隊員,他運用創意設計教育遊戲,引起小學生和他自己對數學的興趣。

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學生研發的「多用途的聚合物有孔薄膜」,是香港首批能隨「天宮二號」上太空的中學生創科實驗。研發團隊期望將薄膜研發成透氣而不透水的人造皮膚和透析膜,於將來應用於藥物釋放系統、治療皮膚創傷等。

裘錦秋中學(元朗)學生研發的「載人電動直升機」,其上一代的設計是由現時研發團隊其中一名學生的兄長參與研發。雖然兄長已畢業,但弟弟繼續「接力」參與研發,終於成功地進行實驗試飛。

賽馬會毅智書院學生分享了他們參與校內STEAM教育活動的經歷。透過一系列的創科課程,校內中一的學生就已經能以「迷你四驅車」為原形,自行組裝及改裝小型機械人,並為機械人編程,與人類互動。

這些「小發明家」運用創意的思維、堅毅的精神,接受各種挑戰,創出他們的科研成果,這是非常難得的香港青年創科精神。所以,我們將與教育局、相關教育機構和業界繼續合作,加強培育本地青年STEM的技能。上個學年,除了「中學資訊科技增潤計劃」的8所伙伴學校,已有85間學校、約9500名學生接受我們的資助,參與資訊科技增潤活動。我相信將有更多學生能透過STEM教育,繼續發揮潛能,與我們共同創造香港的未來。

今學年的資訊科技增潤活動計劃將會以虛擬實境(VR)和擴增實境(AR)為主題,加強學生應對現今創科發展的能力。未知下次會否見到相關的創科作品呢?

楊偉雄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
2017年11月8日